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雷电形成原因和危害。
2、通过大家讨论、经验共享,知道雷雨天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
活动准备:
雷雨图片,磁带:雷雨。
活动过程:
1、听雷声磁带,引出话题。
老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见过打雷和闪电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觉。
2、出示图片,了解雷雨形成的原因,建议老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天气变的怎么样了?”
(1)为什么会打雷和闪电?
(2)、老师简单介绍:雷雨常常会在夏季发生。因为夏天空气急剧上冲,使得云朵里带有许多的电。当云和云碰撞时,就会发生打雷和闪电的现象。
(3)、想一想: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打雷?
老师小结: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告诉幼儿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
3、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师生共同讨论:雷雨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看图说说:下雨打雷了,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安全吗?
(1)、雷雨时,在家里的小朋友关上电视对吗?为什么?
(雷雨时,要把家中的电源切断,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电器。因为电线受雷击后,很容易把强大的电流传到电器上,使用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发生爆炸或烧起来,造成危险。)
(2)、雷雨时,不能在哪里躲雨?为什么?
(雷雨时,不以在空旷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积水,还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压线附近走动。因为水、大树、铁都会导电。)
(3)、雷电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
(雷电会击中人或动物,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现在人们在高楼上装有避雷针,使雷电不会击中高楼。)
教学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2一、活动目标:
1、早巩固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雷电的危害信。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防止雷电伤害的基本经验。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雷电知识的资料。
2、教师制作的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巩固和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轰隆隆,是什么声音?
2、小耳朵真灵,真的是下雨了,打雷了。
二、在打雷时
1、那我们知道雷电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什么也是和雷电一起出现的呢?(请幼儿模仿打雷的声音、描述闪电的景象。)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地表述。(教师出示幻灯片,帮助幼儿认识下雨时雷电形成的过程。)
3、下雨又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躲雨的呢?)
4、幼儿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地方我们是可以躲避的,而什么地方是一定不能去的呢?)
三、出示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图上有雷电和雨点,一幼儿在大树下躲鱼。
雷雨天,一幼儿在空旷的地方踩水。
雷雨天,一幼儿在家看电视。
1、再次引导幼儿谈一谈,电闪雷鸣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启发幼儿谈谈:危险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活动延伸:
进行《我不玩电》、《不燃放爆竹》、《我不玩火》、《不随便吃药》等教育,使幼儿知道如何预防危险事情的发生,在平日里不做危险是事情。
教学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3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萌发幼儿探索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2、培养幼儿尝试用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难点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实验知道气流冲击力的大小影响火箭上升的高度”,在活动中,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去探索研究,在动手操作中去了解气流的冲击力对火箭升空的高度的影响。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发展幼儿会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的能力”。在经过幼儿动手实验后,通过讲解介绍记录表的使用,帮助幼儿记录自己的预测及实验结果,使活动的重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教学准备
火箭升空的课件,人手一个小火箭(纸制圆锥体),可乐瓶、瓶盖、笔、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1、观看图像,感知火箭的的形状
“小朋友,我们国家最近成功发射了什么卫星啊?”(嫦娥一号)“你们真棒,那让我们再看看火箭升空的景象吧!”(播放火箭升空的视频课件)我们身为中国人是多么骄傲啊!
小朋友,我们看到火箭发射前出现什么了啊?(火)火箭正是靠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动力飞上天空的。
那火箭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一节一节的,头是尖尖的),这个形状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从而使火箭升得更高。
2、了解火箭的用途
“那你们知道火箭上天是干什么的么?”其实他们跟飞机一样都是一种航天工具,在里面装载着卫星或者是乘坐者宇航员叔叔的载人飞船,到太空中去探索宇宙的秘密,你们说棒不棒啊?希望我们小朋友也从小学习本领长大了当一名宇航员或者研究火箭的科学家,好么?”
3、实验:火箭如何升空
(1)火箭非常神奇,那今天就请小朋友来当小小火箭发射手,让我们自己的小火箭升上天好不好?
(2)教师出示用纸做的圆锥形小火箭“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小火箭了,你们看它是什么做的?(彩纸)那我们怎么让它升上天空呢?老师想了个好方法,来利用饮料瓶来帮助他升天,你们看好么?”(出示饮料瓶)我们的 ……此处隐藏2463个字……妹边唱边洗手。
四、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领可大了,他们还会烧菜,我们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儿念上海童谣,弟弟妹妹接后3个字。
五、歌表演《三条鱼》
刚才哥哥姐姐表演过了,我们弟弟妹妹也来表演一个好吗?
弟弟妹妹对着哥哥姐姐唱《三条鱼》,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师表演
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钢琴独奏《铃儿响叮当》。
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们樱桃班和贝贝班的小朋友都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拿好小乐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刚从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儿和一群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们,在开学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里,居然能在一起搞这次大带小的活动,而且搞的这么有声有色,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乐趣无穷。
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我们班的幼儿与他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们时常来喂他们吃饭、帮他们穿鞋子、和他们做游戏、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依赖,只要一天看不见哥哥姐姐他们就会记挂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大声唱歌、并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更是如鱼得水,一会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一会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了洗手,学会了上海话,回家还有模有样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呢!
哥哥姐姐们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自从有了弟弟妹妹后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上楼是扶着他们走,座位让给他们先做,教我们唱歌教我们洗手,连平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都让他们先玩……
这次大带小的音乐活动我们通过游戏化的方法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并在每个环节中都设计了互动发环节,让每一个孩子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律动:走走停停——让幼儿乐在动中;歌曲《干净的小手》——让幼儿乐在动中;儿歌:上海童谣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7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3、电脑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幼儿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小朋友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幼儿示范。(大家学着做)
3、激发幼儿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幼儿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幼儿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部分: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小朋友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小朋友。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好吗?(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这是适合6岁儿童的课例。其中没有复杂的打节拍指挥,而是采用出示符号来指挥,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做课过程中,第三环节的游戏没有交代很清楚,还需要再分解,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渡。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方案8设计意图:
幼儿本身对新年的气氛就特别熟悉,让幼儿去表现、去感受这份欢乐是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让幼儿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正确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与幼儿相同数量的红绸带、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看电视,关于新年景象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加深对新年的印象。
2.谈话
师:小朋友,过心年是让我们最开心得事,你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
幼: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看花灯,扭秧歌……(小朋友每说一样都让他用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大家跟着模仿。)
3.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问: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好象看到贴对联、扭秧歌……,听到了锣鼓声,鞭炮声……
4.老师帮助把思路理顺一下(老师边说边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动作)
我们听到了锣鼓声、喇叭声,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小朋友也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到外面去放鞭炮了。大人们在家切菜、和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吃完饺子我们去看花灯,有“孙悟空”灯、“孔雀开屏”灯、“荷花”灯、“猪八戒”灯等等,我们又去看扭秧歌,我们也欢快地扭起来……
5.放音乐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把上面这段话表演一遍。
6.舞蹈《新年乐》
为幼儿发放彩条、手绢,分配角色,安排对形,和幼儿一起编排《新年乐》舞蹈。
活动延伸:
可以把这个节目做为保留节目,元旦联欢时表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