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1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1教材分析:
《能干的小手》是《创新智慧游戏课程》小班下学期的活动内容。孩子们对自己的小手很熟悉,也很感兴趣。本节活动,让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观察、表演、操作等环节,让孩子进一步系统地感知小手的本领,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干,并从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大手图片;小衣服;沙包;乒乓球、乒乓球拍;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听音乐《走路》,师幼模仿小动物,做动作进入活动室。然后教师提问:小朋友我们刚才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来模仿小动物的?(幼儿自由回答,引出手)
二、复习认识小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大手妈妈)看到大手妈妈,你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手妈妈有几个手指宝宝?(和幼儿一起数一数)每个手指宝宝都有不同的名字,和老师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大手妈妈想和小朋友的小手交个朋友,小朋友愿意和大手妈妈交朋友吗?来用你的小手和大手妈妈对拍一下吧!(幼儿和大手妈妈对拍)刚才对拍的时候,小朋友发现大手妈妈大,还是小朋友的手大?你的手和你旁边小朋友的手一样大吗?(让幼儿和旁边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你自己的两只手一样大吗?(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
三、小手真能干
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我们的小手,现在小朋友快想一想自己的小手能干哪些事情?(鼓励幼儿讲述不一样的)
2、早晨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会干什么?(穿衣服、扣纽扣)怎样穿衣服、扣纽扣,老师这里有一件衣服,谁来给别的小朋友示范一下(让孩子到前面示范穿衣服、扣纽扣)穿好衣服后再干什么?(让幼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并模仿)
3、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穿衣服、扣纽扣,会刷牙、洗脸,会梳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着音乐扣纽扣、刷牙、洗脸、洗手帕。(师幼听音乐模仿日常生活动作)
4、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老师的大手也很能干。小朋友你知道吗,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呢,看一下老师的手变出了什么?(孩子观察讲述)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吧!
5、我们的小手好能干,能帮助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用你能干的小手去玩一玩吧!(听音乐幼儿自选材料游戏)
四、延伸活动:
我们知道了小手有这么多本领,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小手,讲卫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们到外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去玩吧!
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2区域总目标:
1.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区域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中遵守游戏的规则,愉快的游戏。
2.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摆弄,大胆探索,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体验成功的快乐。
3.不干扰别人,不大声喊叫,不再室内跑动、打闹。
4.注意卫生安全,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5.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收放整齐。
建构区
1.活动目标:
(1)对建构活动感兴趣,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
(2)学习与同伴分享、合作游戏,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投放材料: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插塑类玩具。
3.操作要点:
(1)平面玩具可以在平面上拼、摆各种造型。
(2)立体玩具幼儿可以各种立体的、造型各异的幼儿喜爱的物品。
4.教师指导:
(1)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让孩子拼一拼、摆一摆。
(2)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引导插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当幼儿不知道从哪下手时,可适当给幼儿一些建议。
(4)提醒幼儿和同伴分享玩具、不争抢。
游戏区
1.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知道关心、爱护他人。
2.投放材料:医生护士的服装、听诊器、挂号牌、小床,药盒子等。
3.操作要点:
(1)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穿好衣服。
(2)幼儿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不同角色进行游戏。
(3)能和同伴大胆交流,模仿生活情节。
4.教师指导:
(1)活动前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医院里病人找医生看病的情景。
(2)鼓励幼儿大胆模仿生活中的情景,和同伴大胆友好交流,关爱他人。
益智区
1.活动目标:能眼手协调地进行操作。
2.材料投放:鱼竿、各种小鱼、小桶等。
3.操作要点:
(1)幼儿自由选择鱼具,调整合适的位置。
(2)幼儿想办法把小鱼钓起来,放在鱼框里。
4.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自己选择,在钓鱼时,把鱼线调到适当的长度,两个小朋友的鱼竿不能碰到一块。
生活区
1.活动目标:喜欢扮演生活中的各个角色,能与同伴快乐的参与合作游戏。
2.投放材料:各种布娃娃、小厨房用的餐具、小桌子、椅子等。
3.操作要点
(1)、自由分配角色。
(2)能够跟同伴合作游戏。
4.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和同伴分享玩具、不争抢。
(2)指导幼儿给娃娃喂饭、穿衣服时要有耐心。
(3)提醒幼儿不乱扔玩具、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别的小朋友。
美工区
1.活动目标:练习手指点画,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投放材料:印泥、湿纸巾、各种成品、半成品作品。
3.操作要点: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大树对画面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操作、运用不同颜色。
4.教师指导:
(1)根据孩子能力引导幼儿选择成品或半成品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用色。
(3)教育幼儿作画完毕要用湿纸巾把小手擦干净,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绘画区
1.水粉画
材料投放:水粉颜料、水笔、宣纸、瓶子、石头、垫子、瓷砖
玩 ……此处隐藏11621个字……几何翻珠、走迷宫、思维训练题、垒高计算
目标:1、看清楚题目对应
2、找对出入口
3、独立读题
4、对应累计数和
材料投放:益智题目、翻珠卡、迷宫图、对应记录卡
三、建构区:
棍子接口、原木摆弄、可乐瓶垒高
目标:1、引导幼儿找多种接口的方法
2、看懂平面图
3、积累垒高不倒的经验方法
材料投放:可乐瓶、原木积木、一次性筷子、皮阱、妞妞棒、夹子
四、棋类区:
五子棋、围棋、跳棋、象棋
目标:熟悉规则,能按规则游戏、培养协作活动的情感。
材料投放:各类棋子、棋盘
五、英语区
:故事听读,FELLOW ME
目标:听读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纠正发音
材料投放:耳机、配套英语书、纸偶、图片等
六、手工区:
皱纸加工、泥工装饰、纸盒变形、折纸
目标:1、练习扭、搓、揉等加工技巧
2、会将两种物体组合、掌握粘面的技巧
3、探索组合的规律
4、积累对称、内翻的折纸技巧
材料投放:各色皱纸、彩泥、手工纸、各种立体形状的纸盒、剪刀、双面胶
七、音乐区:
听听敲敲、表演小舞台
目标:1、主动选择打击乐器、听旋律配乐
2、选用合适道具大胆表述
材料投放:各类打击乐器、各类表演道具(帽子、围巾、头花等)
八、实验区:
沉浮、光射反应
目标:通过材料摆放,了解沉浮、光射的科学现象,使之产生兴趣
材料投放:水、各种容器、不同质地的物体、小镜子
九、美术区:
涂色百变、巧音盒
目标:巩固冷暖色的涂色技巧(斜、直、圈涂)
材料投放:选择颜色重彩涂染
演示图、纸、蜡笔、底卡、半成品的巧音盒
十、语言区:
百变回形针、小拼图
目标:1、巩固笔画、笔顺、加强识字量
2、会讲一段完整的话
材料投放:回形针、示范卡、各种人、物、事、地点的图片
幼儿园区域活动方案15角色扮演区
●我做爸爸、妈妈
在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行为,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美工制作区
●漂亮的小相框
用涂色、添画、剪贴、印画、粘贴等方式装饰相框。
●送给妈妈的项链
大胆涂色,用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设计项链。
★创意美术:《自画像》
了解人物五官和脸形的不同,会用绘画的形式将它表现出来。
区域活动拼插建构区
学习用“一”字插、“L”形插、方形插、圆形括等方法拼插不同形状的相框。
音乐表现区
●摇篮曲
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的特点,随音乐表现爸爸、妈妈抱娃娃的动作。
语言阅读区
●我的好爸爸、好妈妈
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
益智游戏区
●穿项链
按照大小、色彩等规律为妈妈穿项链。
●谁的东西
学习区分爸爸、妈妈、小朋友的物品,尝试将物品进行分类。
集体活动
1.暖暖的爱(杜会)
2.爸爸、妈妈和我(语言)
3.认识早晨、晚上(科学)
4.摇篮曲(音乐)
5.爸爸的领带(美术)
6.★文明礼仪:路上有个香蕉皮
户外活动
1.体育活动:我给奶奶送红花
2.体育游戏:动物快递员
3.自主体育活动:见《自主体育活动参考表》
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如厕后将衣服整理后,避免受凉。
2.午睡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叠放整齐。
3.进餐时播放《我的好妈妈》、《我家有几口》、《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营造温馨的氛围。
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我爱我家》主题墙,创设《我家的房子》、《我家有几口》等版块,通过图片欣赏、照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2.师幼共同布置“高高低低的房子”手工作品展,引发幼儿对自己家的房屋的关注。
3.布置“喜欢和你在一起”照片墙,引导幼儿欣赏、讲述与家人在一起的趣事。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表现家庭成员间趣事的照片,指导幼儿讲述。
2.提醒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家人减轻负担。
3.建议家长多与幼儿交流、多玩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区活动
☆我做爸爸、妈妈☆材料准备:
角色扮演区
创设2?3个娃娃家,提供餐具、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爸爸、妈妈、宝宝的典型物品,如妈妈的丝巾和高跟鞋、爸爸的剃须刀和领带、宝宝的奶瓶和玩具等。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模仿爸爸、妈妈做家务、哄宝宝等活动。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行为。例如:妈妈给宝宝做饭、喂饭、洗衣服,爸爸陪宝宝看书、玩玩具。
3.指导幼儿想象模仿抱的动作,引导幼儿在哄、抱的过程中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4.游戏后,指导幼儿整理娃娃家中的物品,分类收拾好。
美工制作区
☆漂亮的小相框☆材料准备:
不同形状的相框底板,彩笔、印章、皱纹纸、纽扣、谷物、火柴棒、小粘贴、树叶、树枝、溶胶等制作材料,不同相框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用涂色、添画、剪贴、盖印章、粘贴等方式装饰相框。
2.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相框的制作方法示意图,鼓励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相框,请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相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制作与众不同的相框。
4.在制作好的相框中贴上照片,投放到语言讲述区、主题墙、娃娃家等,引导幼儿自由讲述照片上的故事。
☆送给妈妈的项链☆材料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棉签、颜料等,多种项链实物,“幼儿素质发展课程”——美术用纸第3页。
玩法与建议:
1 .引导幼儿尝试按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设计、装饰项链。
请幼儿观察实物项链,找一找项链的排列规律,启发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样式有序排列,为妈妈设计新式项链。
指导幼儿选择妈妈喜欢的颜色涂色,为妈妈制作项链。张贴、展览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从绘画色彩、排列规律等方面评价同伴的作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