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尝试用海绵印章印出小鸡,并用棉签添画细节。
2、进一步感受墨色在宣纸上产生的特殊晕染效果。
3、知道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初步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小鸡。
2、宣纸,颜料(黄、褐色、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抹布。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总结小鸡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鸡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它们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小鸡的画法。
(1)讨论小鸡头部的画法。
教师:先用海绵宝宝蘸些颜色,然后把它印到宣纸上去。
(2)讨论小鸡其他部位的画法。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教师:小鸡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可添画小草、小虫等)
(4)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将用过的工具材料放回原处。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2)提醒幼儿用完物品后放回原处,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鸡真有趣,有的'在捉虫,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下次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的好朋友也画上呢!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2、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
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范画。
活动重点:
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师:其实,我们的手不仅能变出石头、剪子、布,还能变换出很多的手型来,请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来变换出你喜欢的手型。(幼儿自由变)提问:谁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用手型变换出了什么?你是怎样变的?
二、幼儿尝试手型画的画法。
1、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请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型画出来的(请幼儿讲)。
2、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3、范画欣赏。
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三、幼儿尝试创作手型画(老师提绘画要求)。
1、先变换手型,然后再画变换的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难点来进行评价。
2、根据幼儿的构图、布局、线条、色彩进行评价。
3、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3一、相关概念:
是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
(一)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1、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蜡笔、油画棒(油性)、水粉颜料(水性)、毛笔、排笔
铅化纸、宣纸(渗透性)、卡纸
2、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涂蜡法
点彩法:将颜色一点一点地点在画面上。
粘彩法:借用海绵或纸团来作画,此法适合表现树叶、山石草丛,处理画面的背景部分。
刻画法
(二)绘画的形式语言
1、线条
学前儿童对线条的学习主要包括:
线条的基本形态(直线和曲线)
线条的变化
2、形状
规则形、不规则形以及两者的结合形。
3、色彩
A、色彩的辨认(学前儿童主要学习辨认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色度和色性)
色相:即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学前儿童主要应学习辨认三原色、三间色(橙、绿、紫),常见的复色(如蓝灰、绿灰、红灰)以及无彩色,即黑、白、灰。
色度:包含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如七种基本色中,紫色色度最暗,黄色色度最亮。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纯度高的色彩鲜艳,鲜艳色彩中加黑、白、灰纯度就低了。
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属性。
B、色彩的运用
按物择色——色彩的变化——色彩的情感表达(如用红色表现愤怒时的脸;用白色表现哀愁时的脸;用绿色表现生气时的'脸等)
4、构图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
二、各年龄班幼儿的绘画活动指导
1、小班
特点:幼儿处在涂鸦后期,观察事物时没有明确的目的,观察的顺序比较乱,且只看事物的粗略轮廓,因此在构图上比较零乱。画面上物体时彼此孤立的,且偏向于纸的边缘,这是由于他们在画时边画边转动纸造成的。
教师如何做:
第一,为幼儿准备涂鸦的工具和材料。涂鸦早期,最佳的材料是油画棒和平滑的大纸张,铅笔不适合。
第二,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不必强求幼儿画的像样,让幼儿在看、想、玩的过程中绘画,小班后期可以引导幼儿在观察基础上表现单一的物体。
第三,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情境。
由于幼儿此时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绘画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往往联想自己经验中的事物。
教师可以:比如练习画各种线条时,教师事先画一幅海底世界,并剪好各种“鱼”,让幼儿为“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即用线条装饰鱼,然后将鱼贴在海底。
2、中班
特点:开始试图表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教师如何做:
第一,通 ……此处隐藏5394个字……>3、比赛地点:
一楼多功能厅
4、参加对象:
大班幼儿。
5、比赛要求
①参加绘画比赛的幼儿围绕“庆省运,我是小主人”主题创作一幅画,当场完成,时间为60分钟。
②绘画形式以想象为主,绘画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蜡笔、水粉等。
③作品尺寸:作品一律为4K,画种自选,工具材料由参赛选手自带,幼儿园提供画纸。
6、评分标准
①主题突出,有创意占50%。
②绘画水平(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占50%。
7、参赛程序:
①各幼儿园必须认真组织,确定比赛名单。
②在参加比赛时,各班必须由指定教师带队并负责幼儿安全。
8、奖项设定:
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13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大胆尝试在树叶上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创作京剧脸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成品脸谱若干,歌曲《说唱脸谱》视频。
2.水粉颜料、橡胶树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戏说脸谱
欣赏歌曲《说唱脸谱》,引起幼儿兴趣。
二、脸谱欣赏,教师示范
1.幼儿和老师一起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
小结: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等颜色,这是对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如,红色表示忠勇、侠义、威武,黑色表示公正,白色表示狡猾等等。
2.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花纹,感受其对称性。
——你喜欢哪张脸谱上的花纹,为什么?仔细观察,这些花纹有什么特点?
小结:脸谱上有云、波浪、太阳射出的光等纹样,夸张、好看。这些花纹都是围着五官进行绘制的,并且左右对称。
3.认识作画新材料(树叶)。
——今天我们的作画材料是树叶,请大家观察你前面的树叶,看看和自己的脸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我们的脸中间的一条线把脸分成了两半,左右对称。树叶就像脸,经脉把叶子分成了两半,而且还是对称的,这样我们在上面画脸就容易很多,好特殊的叶子呀!
4.教师示范。
——树叶是对称的,所以作画的时候左边画眼睛,右边也在对应的地方画眼睛。花纹也要左右对称。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示:先画好五官,在五官周围进行装饰,眉毛和眼睛周围的纹样向上斜着画,涂色要均匀,注意左右对称。
四、作品欣赏、展示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14一、活动目的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丰富多彩、快乐祥和的节日,给同学们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为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经学校研究决定,将隆重举行xx年庆“六一”文艺汇演。
二、组委会名单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三、前期工作内容与人员安排
主持人:xxx
文艺节目组:xxx
文稿组:xxx
后勤保障组:xxx
安全保卫组:xxx
道具、服装、化妆:xxx
评委:xxx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五、活动内容:
1.李美玉校长讲话
2.教师代表讲话
3..学生代表讲话
4、文艺汇演:
a、节目形式:
①歌舞类:独唱、合唱、舞蹈、歌伴舞等。
②曲艺类:相声、小品、魔术、武术等。
③语言类:诗朗诵等。
④器乐类:独奏、合奏等。
b、节目安排:(各班2---3个节目)为减轻老师的负担,本次庆“六一”文艺汇演节目的准备,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统筹安排所本班的节目,要求每个班准备2---3个节目,5月25日前将本班的节目安排报张美。节目要求精选,思想内容健康向上,有一定艺术质量,不能搞应付,不能为完成任务而不重视节目演出效果。
c、节目评奖:本次活动,对参加汇演的节目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根据得分的多少为序,按如下设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d、节目要求:
1、节目内型:综合反映学生文化生活的歌舞戏曲、小品、相声、歌剧等均可。
2、节目内容:以反映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展现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六一”儿童节活泼欢快的节日气氛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展示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现我校风貌为主要目的。提倡大胆创新,活泼新颖。
3、节目要求:节目类型多样化,节目内容贴体生活,服装相对整齐,道具精致,舞蹈艺术效果和音响艺术效果好。
六、活动要求
各班要组织好本班学生纪律,制定防范措施,保证学生安全。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15活动目标:
1、尝试长卷画的合作绘画形式,体验合作绘画的快乐。
2、学习轮廓画的绘画技巧,激发幼儿创作和想象的兴趣,绘画出熊的不同形态与动作;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创作,发展幼儿的表达与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关节熊(大范例一套,小的'幼儿每人一套)长卷画纸、彩笔。
活动进程:
1、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一边演示拼图,一边讲故事的开头:“有一只熊,过着幸福的生活,早上起床,猫先伸个大懒腰,[拼图:熊四肢伸展,头略歪]然后洗洗脸[拼图:上肢弯向脸部]、就出门找快乐了。它走啊走……[拼图:熊走路]
(2)教师停顿,启发幼儿继续创编“发生了什么事?它看见了谁?它说什么?”并请1~2名说得好的幼儿来边讲边拼摆熊的动作。
2、幼儿创造性拼摆操作并讲述。
(1)教师启发: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熊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请每个幼儿取出关节熊]请你来摆一摆、讲一讲。
3、幼儿分组合作绘画。
(1)教师鼓励幼儿将熊的故事画下来,“熊的故事太有趣了,我们把它画出来好不好?”
(2)尝试合作画长卷画。[出示长卷画纸]“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长长的画,再一起编一个长长的、有趣的故事吧。”
(3)请幼儿取笔,分组选择喜欢的位置进行绘画。
(4)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幼儿适时适当地帮助。
(5)鼓励先画完的幼儿串编故事并进行适当地添画。
4、作品展示,讲评。
(1)请幼儿合作将画纸粘贴到展示墙上。
(2)自由欣赏,鼓励幼儿发表评论。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串编好的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