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1这学期我担任高二(3)班的班主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许多工作在年级组的领导下走在前列。先将这学期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坦诚相对、用心观察
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尽快地熟悉了解班里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能让学生死心塌地呆在学校,稳定生源。走近学生,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平易近人,可以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以坦诚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这样使我在以后开展工作、了解学生有个良好的开端。
其次,再以通过班级活动、劳动、课堂表现等观察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是了解学生的最基本方法,特别要注意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来的言行举止。绝不凭一句话一件事去给学生做出评价。
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客观地讲,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也有缺点,不少的班主任(包括我有时候也是这样,这是人之常情。)存在偏爱优等生、班干部,不信任后进生等错误观念,在没有详细了解事情的情况下,听信一面之词做出判断,使一些学生与班主任产生对立情绪。
通过调查发现,对立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教师处事不公平;
2、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后进生;
3、教师批评学生与事实有出入。
反之敢于承认错误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见,班主任遇事要冷静,批评学生要掌握好分寸,即要严肃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也要一分为二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目的也容易达到,千万不能因为他是后进生而随意批评,在学生眼里,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同学,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工作中,我通常会在一些平时表现不够理想,甚至纪律有些差,但在部分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以特殊的关爱。其实这些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咱们只要给这样的学生多些表现自我的机会,理解他尊重他,他们一定会将班主任安排的工作做好。比如接班后,我首先在那些难缠的学生入手,谈话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不足和优势,引导他们如何做才是正确的人生路径,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如何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等等,并期望他们以自身的改变带动好自己的朋友。谁知这一招“以毒攻毒”收到奇效,不但个人纪律好了,就连平时的跟随者纪律也明显好转。其实对这一类学生非常多教师认定是“烧好的砖瓦”没法变了,这种评价会使这一类的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通过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可以帮助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学生家长面谈,如:家长送生活用品给学生时要通过我找学生的机会;也有许多是家长主动找我的,因为听学生回家说班级有了新班主任,并且觉得我这位班主任非常好的情况下来找我谈其孩子,让老师来了解其子女特点。)。家长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这对了解学生和教育好学生非常重要。做过班主任的都有这种感觉,家访——可以使非常多家长、学生跟班主任的感情往往有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工作,他们也会积极配合与支持。由于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给学生的评价也比较准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会形成。
三、用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前面提到的一些评价学生的方法,主要是站在老师的角度的经验式管理评价。其实要真正的、从根本上去完善、正确评价学生,就一定要有规范化管理,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它与经验式管理相比,具有更突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目标清晰明确化。
管理目标清晰明确化是保证管理行为自觉性的前提,将管理行为目标化、具体化,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管理行为的盲目性。比如我在对班干部工作的分工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使班干在工作上,避免重复、错漏等现象出现,工作的成绩和失误一目了然,可以为班主任评价班干部提供最好的依据,减少主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2、管理行为可操作化
规范化管理的优势在于给班级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为标准,使学生知道应当怎样做。从思想上转变学生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3、民主管理、评价客观化
班级工作管理中令人心烦的问题非常多,集中到一点就是公正与否的问题,规范化管理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为评价者提供了严格的评价程序和数量化的显示结果的方法,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正如上面的例子,学生最终的行为在转变,这些都是学生有目共睹的,可以作为学生评三好、评先进及德育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避免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观,随意和武断等不公正问题的发生,可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在量化管理方面本学期由于时间的关系做的不是非常好。)
总之,对学生的了解、研究和评价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做到正确评价学生,班主任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型的爱,要让这种爱深入学生的心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都是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评价是其中的一种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班主任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评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老师即使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师长。
班主任对学生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要求。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不厉。“度”就是范围、分寸。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
班主任一句 ……此处隐藏23304个字……学生名单发到科任老师手中,科任老师又先找这些学生深入一层谈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开家长会时,到会的家长和科任都有说不完的话。这种对话式的家长会,比以前只是老师在上面说,家长在下面听老模式效果好多,以前家长听完老师的说话之后想个别了解情况就没有时间了,现在这种谈话式的家长会能及时回答家长的问题,深得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反应。
六、喜忧参半。
虽然为建设这个班花了不少心思,特别是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有一二个双差生总是我行我素,效果不太明显,无心向学的学生还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斗志,还没能触动他们的灵魂,给班级学习风气的好转带来了较大的阻力。还在部分学生对某些科任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工作中要更加注意与年段和学校配合,借力使力。主要收获是:能让大多数学生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教书又育人!每天给孩子一些笑脸!做到了不在课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怒!规范学生行为!掀起学习的热潮,完善自我形象。进行高三冲刺阶段的学习中同学们能互相帮助。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基本上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高中班主任工作心得15班级是学校的教育单位,也是学校总体构成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在学校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工作的老师,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与班主任工作的态度及能力息息相关。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心理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这时的班主任,扮演的是个聆听者、传递者与沟通桥梁的角色。他既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聆听者,也是学校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工作时的态度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在与班主任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们都提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具有四心。四心就是指爱心、恒心、凡心、热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关爱学生。一视同仁是班主任赢得尊敬和信任的前提与基础,更是师生沟通的坚实纽带。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同学,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同时,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发掘出学生的潜力,并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有时也要亲临宿舍去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学习等方面容易出现反复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要有恒心,要有任重道远的心理准备。特别是面对差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更应有持之以恒之心。转化差生,表面上是改变其学业成绩和思想行为,实质上是改变其心理意识。差生在转变过程中时好时坏的表现以及漫长曲折的转化过程,又时常会动摇师生双方的信心。这时最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要有恒心,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纠正和引导。同时,也要号召班内其他同学积极帮助这些差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首先要能客观真实的面对学生,看待学生。但又因为固有的职业特点的作用,对自己的学生往往存在一种美好的期望,希望他们学业有成,品行端正。因为这样,老师往往很容易将自己的理想情境投射到学生身上,并以高、大、全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但是,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清醒的明白,学生年龄的限制以及人生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必然要时时表现出一些出格的言行举止,例如像宿舍违纪、上课讲话、偷溜出校门等等,这时班主任只能以平凡心待之、导之,不能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出现。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更应该比其他任课老师热心,要用自己的热心去搭建师生融洽关系的桥梁。在学生的眼里,班主任应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们心目中的班主任是要能够跟他们一起活动,一起聊天,能够倾听同学们心声的朋友,这就需要老师展现他们的热心,要适当地参与学生活动,融入学生集体当中,有时也要让自己的心态变得跟他们一样,充满青春活力。但是,在这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太过热心,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一种依赖心理,对今后班级管理工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班主任在提出整体要求时,不宜太多、太细,过多的要求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种反感的心理,给今后开展班级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这种粗一方面指的是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做到学校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在形成班集体的过程中留有自我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随时记住多表扬学生,尽量少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学生。一旦学生取得了进步,班主任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赞美,应把握时机对他们说:你做得很好,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学生经过老师的一番鼓舞,会对自己的行为充满成就感,以期望下次的进步。如此一来,班主任不仅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也让学生有个更大的进步空间。同时,班主任还应该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老师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
班级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心理、生理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容易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火车头,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离不开班干部的参与与帮助。因此,物色培养和管理好班干部并使之称为得力助手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管理好整个班级的关键。
在选举班干部之前,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的组织纪律教育,让同学们明确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安排。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即将成为班干部的同学打下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让他们认识到不一定是成绩好的或者是能力突出的人才能担任班干部,没有任何特长的同学也可以。
选好班干部后,班主任应该及时明确其职责与分工。一般的班级是这样分工的:班长协助班主任老师搞好班里的全部工作,包括抓好班级纪律,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协调班里同学和任课老师之间、班干部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联系,他的角色相当于班主任助理学习委员主要是督促各组长收好各科作业,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生活委员主要是负责收发班里的信件,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开支;劳动委员负责安排教室值日,抓好班级和宿舍的清洁卫生;宣传委员负责班级宣传任务;文艺委员负责班级文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而体育委员则负责抓好两操的出操情况,协助体育老师上好体育课。
明确职责后,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平时还要加强指导,尽可能使他们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启发他们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方式及方法。
作为高中班主任要想管好高中班级,收到良好的管理育人效果,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及采用的管理方法,以情感教育入手,注意严为先,爱相随,在严厉中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和用心良苦。班级管理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班主任的职责主要是协调、引导,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明确职责与分工,引导学生大胆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