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范文
小班儿歌教案:不要吵醒小蜗牛(1)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初步感知哄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蜗牛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蜗牛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将装饰好的纸箱套在录音机上,扮“雷公公”,录有雷声的磁带。
2.一张大蜗牛图片,若干张小蜗牛图片。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蜗牛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教师怀抱“小蜗牛”,导入话题“我们的小蜗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该睡觉了。”接着表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2.幼儿学习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蜗牛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教师放录音,提问:“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蜗牛吵醒了,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蜗牛哄睡着。”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蜗牛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又不会吵醒小蜗牛。
3.幼儿人手一只“小蜗牛”,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师:这次,雷公公真的听见小朋友的话啦!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蜗牛睡觉呢!
4.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蜗牛送到小床上,让小蜗牛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大余县水城幼儿园 李敏)
附儿歌:《不要吵醒小蜗牛》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蜗牛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蜗牛。
小班语言教案:会响的小路(2)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并尝试表达小动物和风儿经过会响的小路的情景。
2、享受聆听树叶发出声音的乐趣,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颜色,踩过落叶。
2、教学挂图,故事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会响的小路
1、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这条小路为什么有声音?
二、谁走过小路
1、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说说谁走过小路,发出什么声音。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过树叶小路的声音。(踢踏踢踏,吱嘎吱嘎,)
3、小刺猬对风儿说了什么?
4、为什么风儿要踮着脚尖轻轻跑过小路?
三、走树叶小路
1、带领幼儿来到户外的树叶小路。幼儿一边踩树叶,一边注意聆听树叶发出的声音,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踢踏踢踏”等情景。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树叶小路上还有谁会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活动建议:
1、在现场情景的诱导下,幼儿对“树叶小路上还有谁会来”这一问题非常乐意联想和表达。由于小班幼儿能力有限,教师应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提炼,如“小鸭走过小路,踢踏踢踏”,“小羊走过小路,的笃的笃”等,尽可能让幼儿在自主表达的基础上体验成功。
附:会响的小路
树林里有一条小路,路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
小刺猬走过小路, ——像在散步。
小白兔走进小路,踢踏踢踏 ——像在跳舞。
小蚱蜢也跳进小路,他在树叶上摇啊摇,吱嘎吱嘎 ——像躺在摇床上做着甜甜的梦。
风儿来了,小刺猬挡住风儿:“你别刮走路上的树叶,树叶的声音多好听呀!”于是风儿踮着脚尖轻轻跑过小路……(根据王晓明的同名故事改编)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棒棒天使(3)设计意图:
绘本《棒棒天使》原为大班主题活动“相反国”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故事借助外表完全不一样的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相反的事情,引领孩子进入一个精彩的相反世界,进而帮助孩子理解相反的概念,感受相反的幽默。小班幼儿已有比较的意识,因此也具有了初步的“相反”意识。例如,运动时,孩子会说:“我跑得快,某某跑得慢。”排队时,孩子会说:“我排在某某前面,他在后面。”当老师说“多吃饭长得高、力气大”时,孩子们会马上说“不吃饭长得矮、力气小”。在仔细阅读绘本之后,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对绘本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调整,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让幼儿自主发现和感受阅读的乐趣上。本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即激趣、精读、完整欣赏、延伸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PPT(演示文稿)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减少了幼儿因翻阅图书而产生的干扰;设计自制小绘本,则巧妙地为幼儿提供了在摆弄中讲述的机会。这些教学手段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反义词: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长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乐意大胆讲述绘本故事。
准备:
1.大绘本《棒棒天使》一本。
2.选择绘本第7~8页、第1O~13页、第18~19页制作成PPT。
3.自制小绘本(与PPT画面内容相同)的背景图,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图片每人三套。
4.实物投影仪一台。
5.小绘本《棒棒天使》若干,放于图书阅览区。
过程:
一、激趣导入——寻找角色形象上的'相反特点
1.观察PPTl(绘本第7页),比较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的外形特征,引出主题。
师:今天,有两位可爱的天使来到我们这里。看一看,这两位天使长得怎么样?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这位天使长得瘦瘦的、高高的,像小棒一样,叫棒棒天使;她的好朋友长得胖胖的、矮矮的,像小球一样,叫胖胖天使。我们一起来向他们问好。
2.用肢体动作表现相反特征。
师:这对好朋友可真奇怪,长的样子正好相反。 ……此处隐藏1311个字……p>(3)谁帮助了狼叔叔,怎样帮助它的?
四、学习游戏“米皮皮的磨棒”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我来当米皮皮,请小朋友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当我用磨棒指着问:“你是谁?”你要告诉我:“我是小苗苗”我说:“长长长”你就要扭扭身体举起手来说:“我长大了!”当我说:“缩缩缩”你就要扭扭身体蹲下说:“我缩小了!”
第一遍游戏老师来当米皮皮。幼儿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
第二遍游戏清两个幼儿一组互相扮演米皮皮以及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玩游戏。教师指导幼儿边用动作表示边来说:“我长大了,我缩小了!”
五、结束:磨棒神奇吗?你喜欢米皮皮吗?为什么?他用磨棒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米皮皮帮助了别人,所以所有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它,就向小朋友喜欢它一样。所以我们要多帮助身边的小朋友,这样你的朋友才会更多!
小班语言评优课教案:春天的电话(5)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打电话内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与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找过了春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赏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动物也想去找春天,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也找到了春天
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人物
师: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如有没有说到的,教师提醒:看,还有一个朋友被你们忘记了,我们来把它请出来。
三、分段讲述 学说打电话内容
第一段:
(1)指着小熊,师:小胖熊知道春天来了,他是用什么办法告诉他朋友的?(打电话)出示电话图片,追问:电话里小胖熊说了什么?幼儿如果没有反应,没关系,那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吧!
提问:电话中小胖熊是怎么说的?(请4名幼儿来说一说)
小结:小胖熊打电话给小松,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出示图片(树上的积雪融化)
☆第二段:集体学说
(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他会做什么呢?(继续打电话)你们刚才听得真仔细,边讲述: 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边出示画:山坡上的草都绿了。
(我们一起来学着小松鼠打电话的样子,跟随教师学说(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集体再次整齐地说一遍☆第三段:个别学说
(1)小白兔听完电话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他也想到了给好朋友打电话,小白兔的好朋友会是谁?(幼儿凭记忆猜测)他会对他的好朋友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3)听完后: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花蛇说了什么?谁能来学一学,请1名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边讲述边出示图画(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师帮助提醒,引导幼儿看着图画(学说对话)(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散步吧!)
☆第三段:看图说
(1)小花蛇听完电话后也好开心,他想到了给好朋友小狐狸打电话,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你觉得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师:我们来看看小花蛇对小狐狸说的话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画 (放风筝)
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原来小花蛇给小狐狸打电话说(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更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请你们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因为这些小动物把自己找到春天开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开心了。原来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东西,还可以一起分享开心点 事,把开心传给大家)我们也去把这件快乐的事情分享给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迁移经验: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们也找到了春天,你会打电话告诉谁,会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附:《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胖熊被惊醒了。它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是春天来了!”它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 “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你看,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大伙儿在草地上快乐地玩游戏呢!
故事分析:
故事是通过小动物们之间互相打电话,传递春天的信息,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种特征:春天来了,树上的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通过小动物们打电话互相告诉春的信息,理解与朋友分享快乐的事情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幼儿园小班教案;儿歌《秋叶》(6)活动目标
1.从儿歌中感受秋风,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叶的认识。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叶
2.幼儿用绘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幅秋叶图
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秋的生活经验。
2.欣赏儿歌-秋叶
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
(提示幼儿试着用儿歌里的话说)
3.全班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
教师可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熟记儿歌。
兼顾全体幼儿基本会朗诵。
4.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秋风,随配乐朗诵《秋叶》,
师幼共同表演,动作根据儿歌自编。
5.引导幼儿将《秋叶》的内容画下来,可听录音作画,并可发挥想象,增加有关秋天的情节
《秋叶》
秋叶跟着秋风,
悄悄溜出家门。
秋风吹口哨,
秋叶把舞跳。
转转转,转上天,
摇摇摇,摇下地。
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一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