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气》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勇气》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勇气》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吕、厘、刷、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2、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前思:
本课是一篇有关生命主题的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单单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更有效。因此在本设计中,我重点引领学生读懂课文中描写花的三个场面,理解作者心情的变化,品悟作品中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作家的写作方法,使学生感悟到花的勇气在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生命力的力量在于勇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朗读,升华情感,感悟生命的意味。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2、预习作业
(1)一读课文,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2)二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3)三读课文,思考课前导读中提出的问题:
a、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b、他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怦然一震”
(4)四读课文,想一想花的勇气是什么?你还知道种子、梅花、小草等其他的勇气是什么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板书:“花”,同学们看到花,你脑海中会浮现哪些描写花的词语。
2、花带给人的感觉总是美好的,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作家一起走进素有“音乐之都|”美誉的维也纳去感受那花的勇气。
3、齐读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预习检测
1、赢在新起点:小吕、泛滥、厘米、观看、铺满、齐刷刷
2、词语乐园:
3、玩转导读思考题:
a、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b、短短的几天时间,作者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怦然一震”?
三、初读课文,梳理画面
1、默读课文思考:在四月的维也纳作者在同一片草地上,先后看到了哪三幅不同的画面?请划下描写三幅画面的词语或句子。
三个画面没有花的绿地、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花的原野
2、看着这样的一个个景象,作者看到了花的勇气。让我们也来细细地读读课文,欣赏这三幅画面,去发现花的勇气。
四、品读欣赏,由景及情
1、欣赏画面一“没有花的绿地”,感受失望之情。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没有花的绿地,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我”喜欢这样的景象吗?
引导品味“寂寞”。
出示相关语段。
引导:同学们非常棒,读到的是草地的景象,读懂的是作者的心情。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还能感受到这份心情呢?
重点引导品味“泛滥”:多得成灾令人讨厌。
小结:虽不见“失望”两字,但“寂寞”、“乏味”、“泛滥”这些词语把作者的心情与感受暴露无遗,字字句句都是失望。难怪作者在开头这段的开头写道: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
指导朗读,读出失望之情。
2、欣赏画面二“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感受喜悦之情。
《勇气》教学设计 篇2设计理念:
“在读书中用心去发现去感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在这一事件中的心情变化,并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挖掘,领会作者的蕴意和语言的精妙。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学习难点:
通过对文本的研读,体会作者由物及情的变化,并能升华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畅谈花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呀?为什么?
二、初赏花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种花,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
(出示 课文一、二自然段)
1、请同学大声朗读
2、学生畅谈,说理由,结合朗读
三、细赏花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文章,认真地读读下面的段落。结合学生谈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通读课文
(1)把文章读通读顺
(2)你感觉那里的.花还有什么更美之处?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重点研究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句子。
(1)“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儿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
这句话是针对什么时候说的?“改天换地”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
想象:那会是怎样一副景色?(“全新的色彩”会是怎样的?)
(2)“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试着读好这个句子。(出示课件,朗读训练)
四、谈勇气
而让作者感动的仅仅是花儿的美吗?
出示:
(3)“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气魄”是什么意思?花儿的气魄是什么?
(4)“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怦然一震”是什么意思?我为花儿的什么会“怦然一震”?
现在你对维也纳的花有什么新的感受?
在我们班中有没有像维也纳一样的“小花”呢?(举班级实例)
说话或写话训练教师开头:
我希望成为维也纳的那些勇敢的小花……
(我要做维也纳的小花)
五、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此处隐藏15200个字……么说这是有勇气?”三、我会更有勇气:
1、我有勇气吗?
表达分享自己、同伴获得勇气的感受和经验
(1)师:每个人身上拥有的勇气都一样吗?在各种各样的勇气中你已经做到了哪些呢?你是怎样做到的?说说你勇气的故事吧。
(2)师: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平平常常的勇气哦。获得这么多勇气,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比如可以让自己交到更多的朋友,使自己更快乐;让自己更健康、更勇敢、使环境更美丽、生活的更舒适、可以让亲人放心等等)
(3)教师总结:真不容易,有的.勇气需要我们付出胆量、有的勇气需要我们坚持、有的勇气需要我们不怕艰苦、有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克服苦难。看似平平常常的勇气,也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得到他。
四、延伸活动:绘画《勇气》
1、师:请你们把自己认为很有勇气的行为画下来,并且要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什么勇气。
2、总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勇气,说明我们都很棒,其实生活中需要这些勇气的地方还很多,所以我们要和勇气成为永远的好朋友,让自己的小勇气慢慢变多变大,那时你们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勇气》教学设计 篇20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概括课文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和平的信仰,培养学生爱正义、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的内涵,感悟信仰的力量。
2、让学生质疑、自主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3、以"见义勇为"的事例导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以抗日英雄的故事进行扩展、延伸,让学生树立和平的信仰,感受勇气来自于信仰的力量。
4、课时的'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
1、学生上台自我介绍(老师赞美学生的勇气)
2、老师讲述报道《一个普通的灵魂能走多远》,问:是什么使一个为生活奔波的下岗工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什么使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出万人景仰的壮举?(学生回答)
一、理解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积累。
2、整体感知课文:以每分钟400字左右的速度默读课文。
3、学生用句式"这是一个__________的故事"概述故事内容。
4、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每分钟500左右。思考故事怎样开头、发展、结尾。
二、品味课文
1、学习一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挑读(有选择地读)
2、文章的标题叫做“勇气”,文中也提到两种“勇气”的含义。
3、你更欣赏哪一种“勇气”?请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回答)
4、学生质疑。
三、感悟课文
1、过渡: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生命。
2、学生谈抗战时期英雄的故事。
3、学生自拟有关“勇气”和“信仰”的格言。
4、小结:在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勇气,学习了这篇小说,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有勇气战胜它,使自己的人生更美丽。
5、作业:写一篇读后感一读《勇气》有感。
《勇气》教学设计 篇2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信心和勇气,以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困难,人要从小就培养这种勇气。
2、学习写人的方法
3、认识13个二类字,理解本课生词,会用“庆幸、迟疑、束手无策”造句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13个二类字的读音,正音
2、学生质疑,共同解疑
3、提问: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探讨问题
5、指名复述这两个故事
6、总结全课
《勇气》教学设计 篇22活动意图:
《勇气》这本书非常的生动而有趣,作者撷取了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说明如何克服困难,表现出勇气。故事简简单单,但是蕴含了许多道理,真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简单、复杂,都是得需要勇气,才能把事情完成、做好,生活也好......有了勇气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活动目标:
1.阅读绘本理解勇气含义。
2.能用“勇气,是……”讲述绘本内容并进行仿编。
3.结合生活,感受拥有勇气的力量。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 PPT课件、字卡、10幅画面的图片、勇气之书。
2. 有阅读绘本的经验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勇气。
1.看一看《勇气》这本书,讲了哪些关于勇气的事情。
(二)集体阅读理解勇气的不同形式。
1.教师朗诵。
2.幼儿分析画面内容。
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关于勇气的事情?
(1)“智力竞赛”的画面。
(2)“女孩骑车”的画面。
(3)“黑夜”的画面。
(4)“主动讲和”的画面。
(5)“主动打招呼”的画面。
(6)“不摘花”的画面。
(7)“糖果”的画面。
(8)“不讲话”的画面。
(9)“堆沙堡”的画面。
3.师幼讲述绘本内容。
4.原来勇气有很多种,勇气是勇敢,勇气是控制,勇气是主动,勇气是坚持。
(三)用“勇气,是……”句式进行仿编。
1.我们看到了这么多关于勇气的事情,那小朋友的勇气是什么呢?
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勇气,并用“勇气,是……”进行讲述。
2.师生集体讲述自制图书《勇气》
(四)了解勇气的内涵。
1.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勇气,但是有的人他们的勇气特别大,能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呢!书本中也有一些勇气很大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2.师生继续欣赏绘本,了解勇气的内涵。
活动延伸:
续写勇气收集记录自己的勇气,制作成勇气之书。
活动反思:
绘本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图片。勇气有很多种。有的令人敬畏。有的平平常常。勇气是勇往直前的气魄,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 勇气是勇敢地面对自己,不恐,不惧,不惊,能够勇于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便是真正的勇气,相信通过这节活动,大家会对勇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勇气是我们大人孩子都需要的东西,只是要需要很大的勇于去做到勇气,他不仅启迪孩子,也足以让我们成人受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