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2、结合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经过时间,发展时间观念,逐步形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师:PPT课件、钟面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的作息时间。
(揭示课题)
二、新知探究
师:(出示主题图)看一看,想一想。你知道淘气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吗?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淘气6:30起床。生2:淘气6:55开始吃早餐。全班齐说:7:15收拾盘子;7:30出门上学。
师:刚才全班都很认真,所以每人都加1分。还想加分的同学,请好好珍惜接下来的时间。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1:淘气从起床到开始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边评价边板书问题一:能干!你还能提出别的数学问题吗?
生2:淘气从吃早饭到收拾盘子,用了多长时间?
师边规范语言边板书问题二:也就是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生3:淘气从收拾盘子到上学,用了多长时间?
师评价:这个问题也提得好!
师: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想解决它吗?
师: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多长时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淘气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开始吃早餐?你能找到这两条信息吗?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1:6时30分起床,6:55吃早餐(板书:6:30——6:55)
师:实际上我们就是要解决6时55分到6时3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运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小组派代表汇报。
预设生1:我用的是数钟面的方法。在钟面上用数格子的方法,分针从6到11,走了5大格,是25分。
师:到前边来数一数。
预设生1:从6:30起,5分钟、5分钟地数到6:55,5、10、15、20、25
师:数得真好!谁还想来数一数?
预设生2:5、10、15、20、25。
预设生3:5、10、15、20、25。
师:这种方法叫数一数。(板书数一数)
师: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生4:我是画线段的。
师:把你的图拿上来,大家一起看看。(投影)
师:很多小朋友能看懂这幅图是不是?谁想说?
预设生5:从6:30到6:35经过5分钟;从6:35到6:40又经过5分钟;这样一直到6:55分一共5个5分钟,五五二十五。
师:谁还想说?你一边说,老师一边把它画在黑板上。
预设生7:……
师:这种方法叫画一画。(板书:画一画)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生8:55-30=25。(板书:6时55分—6时30分=25分)
师:你是用什么时间去减什么时间的?
预设生8:淘气吃早餐的时间减起床的时间。
师:回答得很好,也就是结束的时间减开始的时间。这种方法叫算一算的方法。(板书:算一算)
小结
师:我们不但可以利用种面数一数,还可以把数的过程画在旁边。(老师演示)全班一起数一数。所以6:30——6:55,经过了25分钟。(25分钟)也就是……(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25分钟)
师:刚才我们想到了哪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预设生1: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师:在什么地方数?怎样数?画什么图?什么时间减什么时间?
预设生1:在钟面上5分5分的数;可以画线段图,也可以在钟面上画;用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
师:总结的很好。
三、巩固新知
师:那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
预设生1:几时开始吃;几时吃完的
师:你知道吗?
预设生2:6时55开始吃,7时15吃完。(师板书:6:55——7:15)
师:那就是要解决6时55分到7时15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它,再在小组内做交流。
师:你的结果是?
预设生1:20分。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投影)
预设生1:数一数。
师:你能数给全班同学听听吗?
预设生1:……
预设生2:我用的是画线段的方法,
师:他画的图,你们看得懂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
师:你是这样想的吗?
预设生2:是!
师:如果我们算一算的话,应该用什么时间减什么时间?
预设生3:7时15分减6时55分。
师:你会算吗?
预设生3:不会
师:没关系,这个以后我们再学。
师:其实我们的线段图还可以这样画,《书》P80全班翻书观察。
师:谁来说一说
预设生4:从6:55到7时整过了5分钟,从7时整到7:15分过了15分钟,合起来就是20分钟。
师提示:也就是说7时前……(经过5分钟),7时后……(经过15分),然后把前面的5跟后面的15……(加起来);这样分段算更……(简单)板书515=20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淘气的作息时间
淘气从起床到吃早饭,用了多长时间?淘气吃早餐用了多长时间?
6:30————6:556:55————7:15
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
6时55分—6时30分=25分
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 ……此处隐藏12490个字……弯(示句子)谁在来读读这句话,你能让大家感受到风来了吗?
小树们,如果你感受到风来了,请你把腰弯一弯。
你还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出示:风来了,它把 吹 了,风藏在 的 里。)
5、同学们真棒,不知不觉间,我们都变成了小诗人,居然也做成了一首好听的诗,让我们一起读读吧!(课件)
你觉得自己棒吗?夸夸自己吧!
6、你喜欢这三个孩子吗?为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动脑
7、课文中小朋友画画的本领大,我们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呢,想不想展示一下呢?
a. 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自由练读。
b. 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三、 交流展示
1、说风
三个可爱的小朋友因为细心观察生活,找到了可爱的风娃娃。你想像他们一样画风吗?说说你的风藏在哪儿了?
2、写风
把你要画的风、找到的风写下来,我们合作出一本小诗集好吗?
四、小结
生活是一本厚厚的书,善于发现,懂得动脑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学到许多。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做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生活,享受生活!
五、拓展作业
选择一项你感兴趣的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3、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
4、用你的画笔,画出风中的景色。
5、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在风中放飞你的快乐。
6、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板书设计:
旗子飘
15、画风 风车转 善于观察
雨丝斜 善于动脑
小树弯
二年级下册《淘气的作息时间》教学设计 篇10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
1、习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
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做《雷雨》。(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
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它;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3、不要忘了读完一节在前面标上节号。
(二)学习生字:压、乱、垂、虹
过渡:老师将蜗牛上的生字宝宝放到卡片上,你还认识他们吗?
1、加拼音指名读生字
2、不加拼音读(边读边贴)指导“虹”:怎么记住虹字板书“红”对比
3、快速读
4、看表演猜字“乱”“垂”“压”
乱:反义词“齐”
垂:垂头、垂手、写字:(1)观察横多,注意长短、
压:压字要注意什么?与“庄”作比。
找朋友:压下来
四、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一)天“闷”
过渡: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乌云(板画)
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a、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1、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样?
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二)、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2、引导感悟:风好狂哪,吹得树枝乱摆,(课件出示) 这样的风吹到了蜘蛛身上呢?
3、句式训练:风仅仅只吹到了大树和蜘蛛吗?还吹到了谁?
大风吹得 树枝
大风吹得 蜘蛛
大风吹得 花儿
大风吹得
小结:用一个字说说此时场面:乱
(三)电闪雷鸣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是呀,此时的乌云越积越厚,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又席卷着大地,更可怕的是闪电和雷声也来凑热闹了。
闪电是一道比一道亮,雷声是一个比一个响。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电闪雷鸣
小结: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但是现在来了没?那我们就说这是雷雨前的景象。(板书前)
齐读
雷雨中和雷雨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像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